家园小助手 发表于 2022-7-30 18:04:09

宋词令慢-关于宋词的问题-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


                     <h2>关于宋词的问题</h2><p align="center"></p>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br /><br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br /><br />一些词牌,除了正名之外,还标有异名,或同名异调。 <br /><br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br />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br />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br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h2>求宋词小令精选(字比较少的那种)及翻译10首(只...</h2><p align="center"></p>  菩萨蛮<br />  张先<br />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br />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br /><br />  醉垂鞭<br />  张先<br />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br />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br /><br />  青门引<br />  张先<br />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br />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br /><br />  浣溪沙<br />  晏殊<br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br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br /><br />  浣溪沙<br />  晏殊<br />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br />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br /><br />  清乐平<br />  晏殊<br />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br />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br /><br />  清乐平<br />  晏殊<br />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窗浓睡。<br />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br /><br />  采桑子<br />  欧阳修<br />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br />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br /><br />  诉衷情<br />  欧阳修<br />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br />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br /><br />  一剪梅<br />  【宋】李清照<br />  红藕香残玉簟秋。<br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br />  云中谁寄锦书来?<br />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h2>知道宋词的词牌名中的慢是什么意思</h2><p align="center"></p>  慢,古书上写作曼,是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唱得就迟缓了,因此孳生出"慢"字。《宋史·乐志》常以遍曲与慢曲对称。法曲、大曲都是以许多遍构成为一曲,如果取一遍来歌唱,就称为遍曲。慢曲只有单遍,可是它的歌唱节拍,反而比遍曲迟缓。张炎《词源》云:“慢曲不过百余字,中间抑扬高下,丁抗掣拽,有大顿、小顿、大柱、小柱、打、掯等字,真所谓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偶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之语,斯为难矣。”这一段话,其中有许多唱歌术语,我们已不很能了解,但还可以从此了解慢曲之所以慢,就因为有种种延长引伸的唱法。唐代诗人卢纶有一首《赋姚美人拍筝歌》,有句云:“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由此可见唐人唱曲已有慢处。到了宋代,有了慢词,于是曲有急慢之别。大约令、引、近,节奏较为急促,慢词字句长,韵少,节奏较为舒缓。但在令慢之中,也各自还有急慢之别。例如促拍采桑子,是令曲中的急曲子。三台是古十拍的促曲,就是慢词中的急曲子了。<br />  词调用慢字的,这个慢字往往可以省去。如姜白石有长亭怨慢,周公谨、张玉田均作长亭怨。王元泽有倦寻芳,潘元质题作倦寻芳慢,其实都是同样一首词。《诗余图谱》把"倦寻芳"和"倦寻芳慢"分为两调,极为错误。不知《扪风新语》引述王元质此词,亦称"倦寻芳慢",可以证明这个慢字,在宋代是可有可无的。此外如"西子妆"、"庆清朝"等词,在宋人书中,有的加慢字,有的不加,都没有区别。大概同名令曲还在流行的,那么慢词的调名,就必须加一个慢字。同名令曲已不流行,或根本没有令曲的,就不必加慢字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宋词令慢-关于宋词的问题-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