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小助手 发表于 2022-7-30 18:49:18

读宋词的感受-写一篇读《唐诗宋词》有感-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中华优美诗词鉴赏网


                     <h2>写一篇读《唐诗宋词》有感</h2><p align="center"></p>我喜欢手捧一杯香茗,在灯下静静翻阅关于宋词的书,因为这使我的心随之沉静,渐渐迷失在词的海洋里。读宋词,我体会到了东坡的豪放,易安的婉约,子瑾的淡泊。进而随着他们的心情去追寻历史的足迹。面对恋人的离去,只听到寒蝉凄切,只看到冷落清秋节里的暮霭沉沉楚天阔,无绪送别,惟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无言中包含了何等的深情啊!当词人柳永大醉醒后看到的不过是杨柳岸,晓风残月,又该何等的凄凉。“借酒消愁愁更愁”,强乐又有什么意义呢?日子久远,思恋只能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贞给了柳永一丝刚毅,我想,这该是一位多么深情的词人啊!(读后感)孤身一人在中秋佳节,喝酒赏月,恐怕也只有东坡这样豪放的词人才能看轻一切,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能在大醉后写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富有哲理的词句,才能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深切的祝福。被贬黄州,面对东去的江水,面对当年硝烟弥漫的古战场,他发出了“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怀想当年周公瑾羽扇纶巾的飒爽英姿,无不表现出东坡的大气。而当他面对漫天飞舞的杨花,却比作点点是离人泪,让我们知道东坡同样有婉约的一面。我想,这又该是一位多么才华横溢的词人啊!(中国作文网)“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的范仲淹同样有愁苦的一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让我联想到黄昏泛舟水上,当不小心进入荷花池深处,却惊飞了栖息的水鸟这样愉悦的画面,易安当年该是多么欢愉啊!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入了他们的世界,体会他们的情感。诗词对我来说,永远充满着吸引力。啊,读宋词我真快乐!我心中的唐诗宋词作文唐诗宋词读后感600字_我读《宋词》有感<h2>写一篇读《唐诗宋词》有感</h2><p align="center"></p>多年来浸淫资本市场的大海,不知不觉成了以交易为生的商人,无形中养成了对数字敏感、对情感粗疏的品性。最近受友人启示,觉得如此下去我可能成为机器人(呵呵),应该多读些诗歌一类的东西,于是买了本《唐宋诗词鉴赏》。以前吟诵诗句应是十年前的事情,不过读书就如老牛吃草,一定要重新反刍几次才另有一番味道,一读下来,忆古思今,诗里诗外,都还颇有些感想。<br />唐宋在诗词或诗歌艺术上都达到了中国历史的顶峰,实在并非偶然。一方面由于唐代加大了科举考试的力度,因文入仕的人大大增多,由于古代考试基本以文字定成绩,所以文字上的追求和雕琢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容易形成一个整体的氛围。而且无论是唐或宋,都对商品贸易采取了相对开明的态度,商品流通增多,人员流动加大,出现一些比较繁华的城市,这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两地分居会引起思念之情,比如人员流动会导致旅游比较盛行,比如不少女人有卖身为艺的可能,这都构成了诗词中的情感释放的现实基础。另外还有一层,由于这些诗人大多颇有治国理想,但大多由于浪漫情绪过重而缺乏现实的权术支持,所以仕途上都不很得意,导致唐宋诗词人之间大多都惺惺相惜的多,文人相轻的少,导致文字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交流,共同促进了文字艺术的发展。这大抵就是唐宋诗词能达到中国历史上文字成就颠峰的原因。<br />在表达的形式上,唐诗相对更注意字字雕琢,文字往往很精练,但形式上比较单一,只有五绝、七绝、七律几种,有时候为保证形式规范,难免有些词语比较生僻或以词害意,影响情感的发挥,所以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试图打破固定的格式,让文字的多少岁情感决定。这种趋势在宋词中得到突破,宋词创造了很多词牌,试图既保证文字一定的规范和旋律,但希望创造出更多的组合形式,所以总体上宋词可能在字的推敲上不如唐诗,但在音律上给人给美。不过和现代歌曲比较起来,由于五线谱的发明,乐器种类的增加,曲的丰富给歌词的创造提供了更多可能,现代的歌词显得更自由、层次更丰富,但多少有些良莠不齐和过于随意的缺陷。<h2>读宋词王安石的桂枝香的感想</h2><p align="center"></p>据我所知,当时用《桂枝香》这个词牌作金陵怀古的,不下三十余家。我认为唯回独此词为千答古绝唱!连苏轼见后也赞叹不已。<br />上片描绘金陵山河的清丽景色,大笔挥洒,气象宏阔。长江秋景,天朗气清,秋光寥廓,表现了龙蟠虎踞之地的江天胜概,词中常见的悲秋情调以及衰飒迟暮之感被一扫而空。在深秋西风残照之中,写得这样视野阔大,景象壮伟,显出作者立足之高和胸次之广。<br />下片怀古寄慨,追叙六朝竞逐繁华而导致亡国的历史往事而发出浩叹,并寓谴责之意,又暗含伤时之慨。词中多融入前人诗句而浑化无迹,最后化用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作为结束。从历史回到现实,感慨时人还未从前朝覆亡中吸取教训。<br />这首词上片雄健,下片冷峭,在意趣和识度上表现出高人之处,自然为同时诸家所不及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宋词的感受-写一篇读《唐诗宋词》有感-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中华优美诗词鉴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