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小助手 发表于 2022-7-30 18:59:22

唐宋词中的物候-唐宋诗中的物候-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


                     <h2>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运用了什么说明</h2><p align="center"></p>白居易16岁时抄写了一首脍炙人口袭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又吹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形象的揭示了物候现象的年度变化. <br />欧阳修《鸟啼》诗云:“穷山候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寥寥数语,一幅阳春花鸟图便跃然纸上. <br />南宋大诗人陆游也留下了很多反映有关物候变化的诗句.他在《初冬》诗中说:“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于《枕上作》中说:“卧听百舌语帘栊,已是新春不是冬.”在《夜归》中写道:“今年寒到江乡早,末及中秋见雁非.八十老翁顽似铁,三更风雨采菱归.”这些诗句,大都是诗人晚年在浙江绍兴家乡时作的,反映他无时不刻不在留心自然的生动情景.陆游不但留心观察物候,而且还用鸟类预告农时.他在《鸟啼》诗中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闻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土簇.五月鸣雅舅,苗稚忧草茂.人言农家苦,望晴复望雨,乐处谁得知,生不识官府.”在《禽声》又云:“布谷布谷天未明,架犁架犁人起犁.”布谷声声,似乎在催促人们赶快春耕,以免延误农时.<h2>唐宋诗中的物候</h2><p align="center"></p>中国人用动植物的变化(所谓“物候”)来感知季节与时节的变化,古诗词中比比皆是,俯首即拾,试举一二。<br />立春前后,东风和熙,斗柄东指(北斗星的斗柄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指向),冰雪开始溶化,红梅花盛开。 <br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立春日赏红梅》(元)元淮) <br /><br />春天已经来临,已经可以听到鸣虫的第一声鸣叫。 <br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br />( 《月 夜》,(唐)刘方平) <br /><br />清明前后,雨水频频 <br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唐)杜牧) <br /><br />初春前后,莺啼、蝶飞、杨柳叶绿、桃花盛开。 <br />“莺啼翠帘,蝶飞锦檐,杨柳依依绿如烟。桃花还同人面好,花映前川,人倚秋千...”(《罗敷媚》.春 (清)秋瑾) <br /><br />春暮初夏,楝花开,(北京)燕子未归,桃花落,柳絮飞。 <br />“楝花风信乱吹衣,小倚围栏对晚晖。燕子不来春已暮,桃花柳絮逐翻飞。”(《春暮》(清)秋瑾) <br /><br />春末夏初,梅雨时节,梅子黄熟,青蛙齐鸣,进入繁殖季节 <br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南宋)赵师秀) <br /><br />夏日,子规长啼,白天渐长,天气转热,樱桃落,蝶交配后粉退死去。 <br />“...子规啼彻庭前树。夏昼初长,纨扇轻携纳晚凉。含桃落尽,莺语心惊蝶褪粉。...”(《减字木兰花》.夏 (清)秋瑾) <br /><br />盛夏,莲叶接天,荷花映日。 <br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r /><br />秋至,秋风起,炎渐退,凉初透,露初凝,叶萧瑟,草渐黄,雁南归,蟋蟀长吟,寒蝉凄切。 <br />“祝融解炎辔,蓐收起凉驾。高风催节变,凝露督物化。长林悲素秋,茂草思朱夏。鸣雁薄云岭,蟋蟀吟深榭。寒蝉向夕号,惊飙激中夜。.....”(《吟秋诗》(晋)江<之卤>) <br /><br />冬临,夜长,北风怒号,落叶纷纷,沟渠结冰,廊檐结霜。 <br />“绵邈冬夕永,凛厉寒气升。离叶向晨落,长风振条兴。...寒冰盈渠结,素霜竟yan2凝。...”(《吟冬诗》(晋)曹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宋词中的物候-唐宋诗中的物候-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