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小助手 发表于 2022-7-31 00:04:37

感谢的唐诗宋词-求关于感恩父母的唐诗宋词-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


                     <h2>求感谢前辈提携的唐诗、宋词</h2><p align="center"></p>惜时<br />三春花事好,复为学须及早,花开制有时落,人生容易老。<br />杂诗,龚自珍<br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br />雪梅   卢梅坡(宋朝)<br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r />观读书有感朱熹   (宋朝)<br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br />冬夜读书示子津   陆游(宋朝)<br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师请念师生情。<h2>唐诗宋词元曲中关于感恩的诗句</h2><p align="center"></p>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大都(今北京市)人。亦说祁州(在今河北)、解州(在今山西)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号称元代四大杂剧家之一。据文学戏剧界的学者考证,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除了杂剧外,郑光祖还写过一些曲词,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曾任江浙行省务官。马致远着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祖籍(阝奥)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一部《天籁集》,可以说处处倾诉着他对怆凉人生的感慨。他除了用词曲表达他的意志情怀外,还写下了不少杂剧,为元代杂剧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才华<h2>求关于感恩父母的唐诗宋词</h2><p align="center"></p><p>1、母爱无所报,人生复更何求。——出制自唐·李商隐《送母回乡》</p><p>译文: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人生还有什么事情值得追求呢?</p><p>2、衣穿慈母线,囊罄旅人金。——宋代诗人黄庭坚《寄张仲谋》</p><p>译文: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包含了母亲对自己的关怀,在旅途中也会当做一个宝贝一样来爱护。</p><p>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p><p>译文: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p><p></p><p>4、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p><p>译文: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p><p>5、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清末徐熙《劝孝歌》</p><p>译文:一个一尺三寸的婴儿,都是父母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养大的。</p><p>6、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先秦佚名《小雅·蓼莪》</p><p>译文: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我、养我受尽劳苦。我想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好像苍天的无穷无尽。</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谢的唐诗宋词-求关于感恩父母的唐诗宋词-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