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 辛弃疾名词赏析-《丑奴儿》-辛弃疾 鉴赏-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
<h2>《丑奴儿》-辛弃疾 鉴赏</h2><p align="center"></p>丑奴儿①抄<br /><br />书博山道袭中壁②<br /><br />【宋】辛弃疾<br /><br />少年不识愁滋味,<br /><br />爱上层楼。<br /><br />爱上层楼,<br /><br />为赋新词强说愁。③<br /><br />而今识尽愁滋味,<br /><br />欲说还休。④<br /><br />欲说还休,<br /><br />却道新凉好个秋。<br /><br />【注释】<br /><br />①又名《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②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br /><br />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br /><br />③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多少事,欲<br /><br />说还休。”<br /><br />【品评】<br /><br />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说<br /><br />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br /><br />习气。下片转入“而今”,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br /><br />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br /><br />“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br /><br />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br /><br />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br /><br />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br /><br />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h2>高中诗词鉴赏 辛弃疾的《虞美人》</h2><p align="center"></p>李煜《虞美人》赏析 <br /><br />虞美人 ·李煜 <br /><br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br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br /><br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br /><br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br /><br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br /><br />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