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对宋词取材的贡献-柳永对词发展的贡献-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
<h2>论述题:举例说明柳永和苏轼对宋词题材、意境的开拓</h2><p align="center"></p>柳七郎诗在离别题材方面确实特别好,<br />一直到元代民间歌唱的第一词是雨霖林<br />苏轼以余力做词,36岁杭州任通判是开始做词,<br />东坡词 领域广,各种词牌,各种内容,各种风格每一首都是精品<br />加上东坡为北宋大文豪,以诗文入词,用典厚深,<br />苏轼做词基本都是当场信手拈来,非常入境像电影短片一样,<br />并且能容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而把一段千年的时光永远记录下来,<br />使词应用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h2>柳永对词发展的贡献</h2><p align="center"></p>柳永对词发展的贡献 :<br />1、丰富词调。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br /><br />2、雅俗并陈。柳永生活在市民阶层已渐壮大的北宋中前期,混迹青楼酒馆,对市民的生活相当了解,柳永表现女性生活、感情的词作,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使词从贵族的文艺沙龙重新走向市井。在创作手法上,柳永还兼容了诗的表现手法,意境的创造、气氛的渲染,用典使事,遣词造句,无不体现了“雅”的特色,使其词呈现出雅俗并陈的特色。<br />3、表现手法<br />①抒情的自我化。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采用“代言”的抒情模式,注重自我的情感体验。<br />②语言的通俗化。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br />③铺叙和白描的手法。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与铺叙相配合,柳永还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br />④结构巧妙。柳永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将一般的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体现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h2>柳永对词发展的贡献</h2><p align="center"></p>①学习民间新声,进行俗词创作。民间新声为宋词的发展提供了音乐的基础,表现民间生活以及下属人民的感情。柳永多以流行的新声和节奏缓慢的长调,填写市民们喜闻乐见而又通俗易懂的词。它在内容上描绘都市的繁华,备述羁旅行役之苦,诉说男欢女爱,抒写离情别绪,表现被遗弃的下层妇女的痛苦,赞美歌妓的色艺等。这些词在艺术上铺叙展衍、曲尽形容,情节生动,层次清楚,听来有首有尾,又长于即景生情,工于点染,总有一两句特别优美动人。因而,柳永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尤其是歌妓舞女们。他所接触的是民间歌妓,她们是卖艺的,社会地位虽及极其卑下,在爱情上却是自由的。因为柳永能同情尊重她们,为她们创作新词,便能得到她们的友谊与爱情。这位词人同时是歌妓们才艺的权威性品评者,歌妓们希望迎来他的赞美。这样词人不得不漫游京都歌馆,因而这时期带来了柳永的创作丰收,大量的表现市民生活情趣的通俗慢词显示出柳词崭新的艺术面貌。 <br />②内容题材的开拓。 <br />柳永词虽然多舞筵歌席、依红偎翠之作,但终有若干值得注意的新倾向。一是在描写享乐与风情传统题材上,柳永把以晏殊为代表的专写达官贵人的天地转向青楼市井,更具有市民文艺的色彩。二是“尤工于羁旅行役”。三是增加了对繁华都市风光的描写。这些,都说明柳永对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很敏锐的体察力。 <br /> ③发展了慢词艺术 <br /> 柳永是第一个倾毕生精力创作慢词的人,在处理这个新形式时,他意识到慢词需要一种具有连绵性的铺叙手法。清代的周济曾经称赞柳永词的结构说:“柳词总是平叙见长,或发端,或结尾,或换头,以一二语勾勒提掇,有千钧之力。” <br /> 以上所说的“平叙”是指就词的情节的开展、思路的扩张、意境的开拓,通过叙事、写景、抒情合理的运用,将意象层层推出,构成了一个协调的整体。“提掇”是指领字在词中所起的转折、连结和引导的作用。领字可以把带领的句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较大的意义单元,而且能点明词意转折,使词的情节进展脉络分明,同时因为由领字所带领的句子要一口气吟引到韵脚才止,所以能造成一种强劲的前动力,使词的气脉贯通,如《八声甘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