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意向-宋词的文学成就-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
<h2>关于宋词中离别的意象和典故</h2><p align="center"></p>我想应该有<br /><br />柳,谐音 留 ,有不舍别离,意欲挽留之意,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俗,如李白回有"春风知别苦,不谴答柳条青"的诗句.<br /><br />亭,古时路边常设长亭短亭,供旅人歇息停留,如<<西厢记>>的长亭送别,宋词中也时有用到,像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昼雨初歇',而且个人以为,亭 也有 停 的谐音.<br /><br />远山芳草,都会成为引发古人离愁别绪的意象,如林逋"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br /><br />雨,梧桐,如"梧桐叶上三更雨,点点滴滴是别离"<br /><br />春水,如"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br /><br />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r /><br />烟波,"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br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br /><br />还有酒啊什么的<br />好多呢<h2>宋词的文学成就</h2><p align="center"></p>词是一种诗歌复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制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br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br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br />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br />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br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h2>宋词的文学成就</h2><p align="center"></p> 1、成就: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回里,她是一座答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br /> 2、简介<br />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br /> 3、代表人物<br />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辛弃疾、柳永(婉约派)、李清照。<h2>关于宋词中离别的意象和典故</h2><p align="center"></p>柳枝<br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br /><br />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br /><br />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风俗: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折柳赠别”蕴含着一种对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br /><br />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折柳”一词也寓含“怀远”之意。张九龄“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李白“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