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绝宋词-两首宋词 带翻译 带赏析-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
<h2>两个诗人(每个2首)的宋词和一个宋词的故事</h2><p align="center"></p>李煜 (蝶恋花<br /><br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回月云来去.<br /><br />桃李依答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br /><br />(虞美人<br /><br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br /><br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r /> 苏轼(<br />减字木兰花 春月<br /><br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br /><br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浣溪沙<br /><br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br /><br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br /><br />)<br />李煜虞美人故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后主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h2>两首宋词 带翻译 带赏析</h2><p align="center"></p>相见欢 <br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br /><br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br /><br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br /><br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br /><br />【赏析】: <br /><br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br /><br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br /><br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br /><br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愁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br /><br />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br /><br />另:此词牌名为《相见欢》,实则写愁之味,形成鲜明对比,将愁思更进一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