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小助手 发表于 2022-8-1 03:24:55

苏轼对宋词-苏轼的宋词作品?-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


                     <h2>简答柳永,苏轼,李清照对宋词发展的影响</h2><p align="center"></p>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专都市生活,在“属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生了较大的影响。<br /><br />李清照(约1084--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还是词。她被尊为“蜿约之宗”,其词被誉为“易安体”。清代文学家王士祯之评:“蜿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不同的社会生活与不同的个性心理历程,使李清照的词前期有清新、明快、活泼的率真美和蜿媚真挚缠绵的柔情美;后期的词具有乱世孤独寂寞、感实伤怀的凄冷美<br /><br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 豪放风格 旷达风格 婉约风格。旷达词风最能表现苏轼的的思想和性格特点,<br />婉约词在苏轼的词中占了绝对多的比例 豪放词风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苏轼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h2>苏轼的宋词作品?</h2><p align="center"></p>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2.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水调歌头】   3.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同上】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6.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同上】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同上】   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9.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10.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江城子】   1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1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八声甘州】   13.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   14.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   15.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   1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   1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同上】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19.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   20.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2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22.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2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诗篇   具体的可到这个地方,都是苏轼作品 <a href="http://poem.8dou.net/html/poemt/151.s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opener">http://poem.8dou.net/html/poemt/151.shtml</a><h2>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h2><p align="center"></p>试叙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br />一.简述苏轼词对词境的开拓<br />1.苏轼以前的词为应歌之曲子词,多写男女相思,写花间酒下的伤别。苏轼词抒发磊落纵横豪放之襟怀,摆脱花间词婉转之态,为激越、豪放充分表现作者的人格个性。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r />2.苏轼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并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故苏词多为感事之作,有的还采用词题小序的形式确定表现的内容,交代创作动机。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用记实手法写自己的人生感受,使词的抒情贴近现实生活,词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题也由分离走向统一对应。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和真实人生的大道,极大地拓宽了词的取材范围。<br />3.苏轼用词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感慨、生活情趣、感受、山川景色扩大了词境,把词家“缘情”与诗人“言志”结合起来,词品与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融合。<br />二.简述苏轼的“以诗为词”<br />1.首先指的是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的扩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向“士大夫化”发展。<br />2.在苏轼之前的“曲子词”的曲子,基本上是“轻音乐”“软性文学”。到苏轼将词题小序发展起来,做词寓以诗人句法、引议论入词、大量用经、子典故,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如《临江仙》。苏词充分体现了文人的审美情趣,是典型的士大夫词。<br />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在于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体式,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br />三.简述苏轼词的风格<br />苏词的风格是豪放,苏轼乃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但也有许多极清空幽秀的作品,风格是多样化的。<br />1.豪放,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r />2.婉约,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此词为悼亡之作,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置于生死两茫茫的人生空漠的叹喟中。<br />3.清旷,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h2>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h2><p align="center"></p>苏轼对词最大的创造,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诗为词。具体表现在:<br />第一专,内容上,打破属了过去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的传统,举凡怀古、悼亡、山水、田园、仕途失意、报国雄心、人生奥秘等,无不可以入词。第二,风格上,打破了以婉约为主的传统,既有婉约,又有豪放、清旷、幽美等。第三,在词与音乐的关系上,打破了以词附属于音乐的传统,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工具。第四,艺术手法上,变化多样。传统词往往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情从景出,情景交融,苏词打破传统程式,既有借景抒情之作,更多的则是随机应变,变化莫测,无一定之规,真正做到了融叙事、抒情、写景、议论于一体。第五,语言上,高度诗化。总之,词发展到苏轼时,它的娱乐功能减弱了,而抒情的功能大大加强了,实际上已经成了诗的另一种形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轼对宋词-苏轼的宋词作品?-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