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小助手 发表于 2022-8-1 03:39:58

经典唐诗宋词宋词光碟-唐诗宋词最经典之作-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


                     <h2>有没有朗诵唐诗宋词或者古代散文的dvd光盘</h2><p align="center"></p>《旅行杂记》作于一九二四年,朱自清先生于这年的暑假,抱着增长见识的目的,前往南京参加中华教育改进社召开的第三届年会,然而事与愿违,所谓的教育改进会不过是一幕闹剧.<br />文章从作者前往赴会入笔,中间穿插了几项会议内容,让事实活灵活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于叙说当中插入反语,含讥带刺地嘲讽那些所谓“大人物”,使文章的语言带有明显的讽刺色彩.例如文中第一小节题目称做:《殷勤的招待》,而事实却是由会员们自己东奔西撞,朱先生自个儿想办法挤了“一身大汗,才弄到一张三等车票.”“大家都着急,而招待员竟不出来!”这便是所谓的殷勤.而另一方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场面却是“躬逢其盛”——迎接齐督军、韩省长、高督办的驾到,只见车水马龙,黑色的警察和灰色的士兵一片静默肃立,“空空的讲坛上,这时竟济济一台了”,反差的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br />本文还以速描般的笔法,漫化式地勾勒了几幅人物场景,作者特别将会议的主要议题部分加以重点渲染,如督军齐燮元、省长韩国钧、督办高恩洪犹如“大雄宝殿上的三座佛像”端坐在台中央.齐燮元扯开喉咙训话,甩腔拖调一字一板地在“中华教育改进社”上做拆字戏法,先讲“教育”,继说“教育改进”,再谈“中华教育改进”,最后则在“社”上大做文章,层层递进,胡说八道,简直是“半篇八股”.韩省长有一篇开会词发给大家,朱自清先生见里面有一节论及现在学风的不良,颇有痛心疾首之慨,很想听听他的高见,殊不知他却高谈什么“统一要靠文化”的谬论,令作者不知其所云.而除全体大会之外的分组会议,作者前去旁听也倍感扫兴,有一次所议的是“采用他,她,它案”“足足议了两个半钟头,才算不解决地解决了”.作者不无调侃地写道:“这次讨论,总算详细已极,无微不至;在讨论时,很有几位英雄,舌本翻澜,妙绪环涌,使得我茅塞顿开,摇头佩服”.作者用了大量反语,将这些所谓的“教育改革家”的无聊、空虚、庸俗的嘴脸,活脱毕现地勾勒出来,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含讥刺于字里行间,把作者的失望,扫兴融进形象的描绘之中.由此我们也可以领略到朱自清先生在叙事散文中的某些风格了.<h2>唐诗宋词最经典之作</h2><p align="center"></p>李清照的诗词意境就很美,我个人比较喜欢李清照、辛弃疾和姜夔的诗词。 <br /><br />一剪梅 李清照 <br /><br />红藕香残玉簟(dia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br /><br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br /><br />雨霖铃 姜夔 <br /><br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br /><br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br /><br />凤栖梧 姜夔 <br /><br />独伫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栏意。 <br /><br />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br /><br />青玉案 辛弃疾 <br /><br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br /><br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br /><br />蝶恋花 晏殊 <br /><br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br /><br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br /><br />虞美人李煜<br /><br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br /><br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典唐诗宋词宋词光碟-唐诗宋词最经典之作-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