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家园小助手 发布于2022-7-22 16:27 108 次浏览 0 位用户参与讨论 [复制链接]


蒲鞋市为什么叫“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


老温州说起温州城里这个带“市”的地名,常常会心一笑。甚至早些年报纸上的社会新闻,还曾报道过“黑摩的”司机欺负外地人,故意偷换概念称蒲鞋市是温州下面的县级市漫天要价的事。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从积谷山俯瞰温州南门外


温州是一个有着经商传统和商业文化的城市,早在南朝,永嘉太守丘迟笔下的温州已经是“东南之沃壤,一郡之巨会”。宋代温州是“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以“其货纤靡,其人多贾”闻名。在永嘉学派的熏陶下,温州人有着重商文化,讲求“义利并举”。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1933年印行的《永嘉县城区全图》


商业繁荣的历史也体现在了地名上,如蒲鞋市、瓦市,油车巷、皮坊巷、漆坊巷,卖麻桥、打绳巷……老温州这些充满“商味”的地名,大部分在清光绪年间的《永嘉县志》中都已有记载,有些早在明代就出现。


地方文史学者宋维远,将温州古城曾有的“商味”地名归纳为“一栈”、“两市”、“三巷”、“四卖”、“五打”和“六馆”。如果你自诩是熟悉温州老街巷地名的“老温州”,不妨跟着三十六坊君一起来看看。


01左中括号一栈:洋油栈左中括号“一栈”,指今望江西路,金锁岭下的“洋油栈”。顾名思义是储存煤油的栈房。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1903年,外国船舶在瓯江航行


清光绪二年(1876),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增开温州、芜湖、宜昌、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温州开埠后,大批“洋货”涌进温州,“洋油”(温州人对煤油的俗称)就是其中一项。当时,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德士古煤油公司等纷纷在温开设,外国洋行(代理行)遍布温州大街小巷,形成了“瓯为海国,市半洋商”的局面。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亚细亚公司除了在温州设立办事处外,还在城东西南北四区设立了四个储油栈,后来还在瓯北清水埠建立了一个特大储油池。位于金锁岭下的“洋油栈”因建筑新式,要求特殊,特别引人注目。


02左中括号两市:瓦市、蒲鞋市左中括号

“两市”,指今解放街的瓦市巷和飞霞南路至双井头的蒲鞋市。“市”,古代与“城”有区别,是指商品交易的场所,也就是“市场”的意思,不是现在行政区域的名称。


瓦市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瓦市,又称瓦子、瓦舍、瓦肆,早在宋代就已出现,确切地说是当时新型的市场。记载宋朝典章制度的《燕翼贻谋录》中提到,“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此处的瓦市有定期集市之意。


宋徽宗朝开封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东京开封城中有9处瓦子,以娱乐为主业,商业次之,四季昼夜营业。宋代瓦子又经常与勾栏联系在一起,瓦市中常有勾栏。勾栏引申为由栏杆搭建的有顶棚并围起来的半固定演艺场所,是早期的剧院。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南戏故里 戴宏海 中国画


温州城的瓦市巷早在明代就已存在,明弘治《温州府志》有“瓦子前巷口桥在竹马坊,瓦子后巷口在康乐坊”的记录。瓦市巷距离瓯江不远,是古时商人聚集互市的地方。温州又是南戏的发祥地,出现演出戏曲的勾栏瓦肆的历史较早。清光绪年间称瓦市殿巷。

蒲鞋市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顾名思义,蒲鞋市应当是古时温州人蒲鞋交易的市场。蒲鞋在温州古代较为普遍,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农村也还常见。它与草鞋不同,草鞋在足背只有几条系鞋底的细绳,而蒲鞋用蒲草(俗称咸草)编成像布鞋的样子,套到脚背上,穿脱方便。


清光绪《永嘉县志》中可见,蒲鞋市在温州城郊九都,距城约5里处。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相传蒲鞋市这个名称的由来还与戚继光有关。明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经常侵扰温州沿海村庄,甚至攻占、抢掠沿海县城。嘉靖三十七年(1558)五月,时任浙江参将的戚继光从台州率戚家军驰援温州抗倭,多次打了胜仗,并驻扎在当地训练士卒、防御倭寇。因温州沿海多为泥路,雨季道路泥泞,步履艰难。戚继光的夫人见沿海、沿江的蒲州一带连片生长许多蒲草,便尝试用蒲草来编织蒲鞋让士兵包在军鞋外,又用蒲草包裹马蹄,可以防止人、马滑跌。此后蒲鞋便在民间推广开来,有了专门编织蒲鞋的手工业者,也就有了以交易蒲鞋为主的市集——蒲鞋市。


据宋维远老师介绍,上世纪瑞安华侨潘某初到荷兰,见市场有草编椅子出售,受此启发,用故乡编蒲鞋手艺,利用当地海边蒲草编蒲鞋出售,甚得顾客欢迎。后来,潘某又改进用蒲草染五彩编花蒲鞋,甚为畅销,至今在荷兰传为美谈。


03左中括号三巷:油车巷、皮坊巷、漆坊巷左中括号

“三巷”是鹿城街巷中专门生产、销售某类生产生活用品的街巷,最迟在清光绪年间已经出现。


油车巷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在今百里西路至丰和巷,因古代巷内有榨油手工工场而得名。油车巷在明代就已得名,弘治《温州府志》载:雅俗坊在雁池,俗名油车巷;兴仁坊俗名油车巷,在百里街东西小巷。


皮坊巷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在今百里西路至应道观巷,因巷内古代有数家制作皮革的手工作坊而得名。

漆坊巷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在今解放街至永宁巷,在温州三十六坊中的问政坊。因地近码头,福建漆料就近在此销售,手工业工人在巷内开设多家髹漆家具的作坊,称漆坊。后因谐音,易名七枫巷。


04左中括号四卖:
卖柴铺、卖麻桥、卖糖巷、卖醋桥
左中括号

  “四卖”指带有“卖”字头的四个地名,它们是古代生产、销售柴、醋、糖、麻等日用品的手工业、商业街巷,至今有些仍在延续,有些虽未留遗迹,而地名中仍可寻觅踪迹。


卖柴铺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在今株柏路近江边处,因瓯江中上游柴草和木柴顺江东下,在此贩卖供应城内居民炊煮之需,成为柴草交易场所而得名。

卖麻桥

  即清代的通津桥,原横跨解放街,路以桥名,指桥南至山后西一段。与今卖麻桥路不同。古代络麻、苎麻在百姓生活上应用甚广,温州各县农民种麻亦多,可能当时有部分在此集散而得名。明弘治《温州府志》有“卖茅桥在黄土山麓下”的记载,也有人认为“卖麻桥”是明时“卖茅桥”的谐音。

卖糖巷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在今百里东路至三官殿巷,也有称在仓桥街。明弘治《温州府志》载“卖糖桥在棠阴坊”。明清时期,这条巷内多糖坊,店主制作麦芽糖让小贩购去到各处调换废品,老温州俗称这些小贩为“兑糖客”。

卖醋桥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在今城西街连接沧河巷的转弯处,以桥名路。据说古时巷中有数家杂货铺,专卖“鱼生”、“虾虮”等水产腌制品和佐料食醋而得名。


05左中括号五打:
打绳巷、打索巷、打铁巷
打篷巷和打银巷
左中括号

指鹿城旧街巷中以“打”字起头的地名,即打绳巷、打索巷、打铁巷、打篷巷和打银巷。除打银巷外,其他“四打”都跟航运业有关联,大多分布在瓯江边一带。


打绳巷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在今解放街至水门头,明弘治《温州府志》称,奉恩坊俗名打绳巷。因地近瓯江边,古来帆船、渔船多在此停泊。船舶所需的棕绳、麻绳用量大,巷内的居民大多以打绳为业。

打索巷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在现西城路,地处西门。上港下放的木排、竹排均在附近太史码头一带靠岸集散,用户购得木、竹材后重新用索缆编捆,运往各地。我国古代,“绳”与“索”含义相近,常合称“绳索”。但也有区别:一般粗者、大者称索,也称缆或称链(金属);细者、小者称绳。温州俗称“索”的,一般以竹篾编织为主,不怕咸水浸泡,用来捆绑木、竹排。古代打索巷以编织索缆为主,与打绳巷有所分工。废索还可截断用作夜间照明的火把。因此巷靠近西门,销售方便,巷内居民多以打索(温州俗称编织为“打”)为业。

打铁巷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在今五马街至晏公殿巷,以清代巷内有家打铁铺得名。

打篷巷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在今西门大桥至勤奋水闸边,巷内居民多以编制瓯江上行驶的舴艋船用的箬篷为业,故而得名。

打银巷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今解放街至蒋家巷。以清代有家手艺精工的打制银装饰品的店铺得名。


06左中括号六馆:
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江苏会馆
福建会馆、湖南会馆、宁波会馆
左中括号

“会馆”,是晚清民国时期外地商人或手工业工人等在旅居地设置的同乡联谊、互助的组织,往往兼有调解纠纷、招待同乡膳宿、解决生活困难、介绍就业的功能。除了这些会馆外,温州城区还有众多行业公会,如南北货公会、钱业公会、药业公会、布业公会等。民间组织的众多,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温州城区当时商业的发达。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永嘉县钱商业同业公会成立卅一周年纪念(1948年摄)


广东会馆

在今永东路。温州最早的粤商店铺是广仁昌,老板姓杨,以销售广东特产拷纱(其中以“线红纱”为大宗)为主,很受温州人喜欢,销路甚好。后来有粤商吴仁辉在此开设的肥皂(俗称“洋皂”)铺,制作的“蓝花皂”一度旺销。于是广东商人来温经商渐多。温州人俗称广东产的日用品为“广货”,店铺称“广货店”。

江西会馆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江西栈旧照


也在今永东路,江西栈南端。“栈”与“会馆”功能相同,前者以堆放储存交易货物为主。

江苏会馆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一处在今人民西路,一处在今蛟翔巷。

福建会馆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也称天后宫,在今浦口路南面。

湖南会馆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在今蛟翔巷。

宁波会馆

蒲鞋市为何称“市”?瓦市又曾是个什么市?老温州地名的背后故事

又名四明公所,四明是宁波旧称。会馆与公所意义相近。在今虞师里西段。

#温州头条#


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家】或者直接搜索【i-shenzhen】,获取更多信息

主题推荐

    暂无主题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捷回复: 【看帖回帖是一种美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深圳家|家在深圳论坛-深圳城事生活社区-心安处即故乡

深圳家,宏跃创智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家,爱生活,心安处即故乡。

Copyright © 2001-22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宏跃创智 X3.4

快速
发帖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