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愁宋词-最唯美的20首宋词-古诗文经典历史文化传承
<h2>宋词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h2><p align="center"></p>清平乐·候蛩凄断<br /><br />朝代:宋代<br />作者:张炎<br />原文:<br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专江似属练。望尽芦花无雁。 <br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br />译文<br />采集花草的姑娘巳经无踪无影,我也顿时失去游山玩水的心情。流落异乡总是以写诉说愁苦,那有心思细细欣赏春天的光景。<br />去年的燕子已飞向辽远的南方,今年的燕子该落在谁家的梁栋?暮春三月不要听那夜间的风雨,雨声不催花开,但见遍地落红。<h2>最唯美的20首宋词</h2><p align="center"></p>1 死生契阔 与子同悦 <br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br /><br />2 六离六合为今日,千世轮回情不改 <br /><br />苦啜砒霜为何事,只因生在帝王家<br /><br />3 应念我、终日凝眸。<br />凝眸处,<br />从今又添,<br />一段新愁。<br /><br />4 正是江南好风景<br /><br />落花时节又逢君<br /><br />5 泪眼问花花不语<br /><br />乱红飞过秋千去<br /><br />6 十年生死两茫茫。<br />不思量,自难忘。<br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br /><br />7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br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br /><br />8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br /><br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br /><br />9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br /><br />蜡烛有泪还惜别,为君垂泪到天明。<br /><br />10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br /><br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br /><br />11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br /><br />12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刘希夷<br /><br />13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br /><br />14 心欢易醉,明月飞来花下睡。醉舞谁知,花满纱巾月满杯。《减字木兰花 》朱敦儒 <br /><br />15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春残》翁宏<br /><br />16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白居易 <br /><br />17 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红叶》罗隐<br /><br />18 解带盘桓小溪上,坐看红叶泛清流。《绝句》裘万顷<br /><br />19 减字木兰花 <br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br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br /><br />20 犹有花上月,清影徘徊。《宴春台慢》<h2>宋词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h2><p align="center"></p><p>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出自宋末诗人张炎的《清平乐》</p><p><strong> 全文如下:</strong><br /></p><p>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br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p><p><strong>译文:</strong><br />蟋蟀哀鸣欲断魂,<br />秋风萧瑟秋江岸,人语秋虫共鸣。<br />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绢,<br />千里芦花望断,不见归雁行踪。<br />默默愁煞庾信,<br />可怜夜夜脉脉含离情。<br />只有那一叶梧桐悠悠下,<br />不知寄托了多少秋凉悲声!<br /></p><p><strong>赏析:</strong><br /></p><p>此词在艺术上是成功的,从选景的巧妙,从言情的深远,都极具特色。其笔调精练,含蓄;其风韵幽雅独特;其意境清空淡远;其情感真切感人。正是由于这样的造诣,张炎的“秋词”可以与宋玉的《九辩》、欧阳修的《秋声赋》并列。清代陈廷焯评价说:玉田工于造句,每令人拍案叫绝,如《清平乐》“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此类皆“精警无匹”。</p><p>此词见于《山中白云词》卷四。原是张炎赠给他的学生陆行直(又称陆辅之)的。其时,张炎年五十三岁。<br /><br />据《珊瑚网》卷八记载:陆行直《清平乐·重题碧梧苍石图》序中有“候虫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流水漫,惊见芦花来雁。可怜瘦损兰成,多情因为卿卿。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一词。</p><p>词中所言“卿卿”为当时陆之歌伎,才色皆称。此词定稿后关键字句有较大改动。大概是在作者收入词集时,有意为之。原词无非是写一点“花情柳思”,表达出一种风流艳情,而定稿则将艳情转向“愁情”——为国破为家亡而发的感慨致深的悲愁。</p><p><strong>作者简介:</strong></p><p>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他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br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