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深圳口述史|于亚:见证深企的“蛇口基因”传承与海工跨越式发展 ... ...

2021-9-24 20:13| 发布者: 紫檀湘| 查看: 49| 评论: 0| 查看评论

深圳口述史|于亚:见证深企的“蛇口基因”传承与海工跨越式发展

口述时间: 2021年8月31日

口述地点: 前海创新商务中心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深圳口述史|于亚:见证深企的“蛇口基因”传承与海工跨越式发展

▲于亚

出生于天津,大学毕业后工作在北京,2007年来深工作,2020年底退休前为中集集团党委副书记。在海洋工程领域有多年管理经营经验,曾担任中集集团副总裁、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公司总裁,兼任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会长。任职期间,中集集团海工装备业务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实现“零的突破”,进入这个领域的领先行列;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1号/蓝鲸2号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先后承担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和油气钻探,被业界称为海洋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国之重器”。

深圳口述史|于亚:见证深企的“蛇口基因”传承与海工跨越式发展

▲时任中集集团CEO兼总裁的麦伯良(左二)前往驾驶舱慰问中集“蓝鲸1号”的外籍员工。

目前,深圳正全力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海洋创新方面,深圳要发挥高水平的先行先试。不单单是海洋产业创新或者海洋科技创新,还应基于围绕海洋开发构建命运共同体,进行海洋开发模式创新,提出深圳方案。而这个模式有利于实现海洋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结缘深圳见证创新发展

我是天津人,一毕业便进入了中央国家机关专业司局做技术员,后来调到机关综合部门,更多从事规划计划编制和政务协调工作,包括参加编制家用电器、轻工机电等行业五年规划。离开中央机关后,我调入中央企业,再后来在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工作。

1985年,我第一次来深圳住在上海宾馆。当时上海宾馆往西,基本都是偏郊区,到处分布着鱼塘和稻田。虽然如此,却能真切感受到那时候的深圳热气腾腾地发展建设。后来有两次来深圳工作的机会,但都错过了。

2007年对我来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正式来了深圳。

扎根深圳发展感觉就像命中早已注定。2007年再来深圳,和最初印象相比,它已完全变了个模样,蝶变成了一个创新型城市,各类产业开始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中国制造”领先企业选择这座崭新的城市落地扎根。

也正是在这一年,同样一个偶然机缘,我正式加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集”),踏进了海洋装备这个领域。

中集诞生刻印深圳“蛇口基因”

中集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深圳新成立的第一批制造业企业,第一个产品是海运集装箱。1980年,它诞生于深圳,由招商局和丹麦宝隆洋行合资成立,首任董事长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原常务副董事长袁庚。这使中集创立时就植入了国际化、市场化的“蛇口基因”,还包括“海洋文化基因”。

随着深圳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当时设立的众多企业,特别是还在传统体制中挣扎的企业相比,中集扎实锤炼基本功,选择了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基础装备工业——海运集装箱来集中发力。回顾40多年前中集在蛇口制造出第一个海运集装箱,从那时起它就把自己和海洋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我对中集的第一印象,源于时任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现为中集董事长兼CEO)在2004年当选了央视年度十大经济人物之一。令我更为震撼的是,央视《对话》节目采访麦伯良时,他说“给我十五年,还你一个世界级企业”,这句话深深感染了我。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幸运地结识了麦伯良,正是有了此前对中集的了解和对麦总的敬佩,在他向我发出加入中集的邀请时,我当即就决定了。

自主创新扎根深海领域

截至今天,中集拥有3家上市公司,为客户提供十多个大类的上百种产品(服务),客户和销售网络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已陆续在集装箱、登机桥、道路运输车辆、海洋工程等领域实现了24种产品品类的产销量第一。

中集的全球化发展历程,其实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成立之初至2003年,中集对自身的定位是以全球贸易和国际航运为基础的产业,这个定位很宏大,挑战性也非常大,因为最初这个产业的核心技术、加工工艺以及整个供应链都在国外。作为一个初创企业,中集如何能打赢第一仗,在高手如林的集装箱市场上能站住脚,是非常大的挑战。所以在第一个阶段,中集以集装箱为抓手进入产业,通过引进部分专利和不断自主创新,大幅提高我们的产业能力,实现行业里的领先地位。可以说,这个阶段中集发展创新的特点是购并和专利引进,主动消化吸收以及自主再创新。

第二阶段是2003年~2018年,这一阶段中集的创新特点是如何实现核心产业链的突破,实现产业链的国产化,其中就包括了突破冷藏集装箱的制造技术和制冷技术,进入低温气体装备和海洋工程领域……换句话说,就是从以往的消化吸收专利,变成引进专利基础上的再创新,牢牢掌握了产业的基础。

与此同时,中集在经营管理上推进了一个整体行动计划,叫做“升级行动”。通过实施以业务板块为中心的分层管理,提升创新突破的活力和能力;集团持续推进5S管理体系,陆续推出二十多个精益管理模块,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基础素质。这使我们的产业能力和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也进一步夯实了创新的基础。中集从一个单一的集装箱企业,到后来建立了一个制造业相关多元的产业集群,并且有很扎实的根基和底盘,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在有很高门槛的欧美市场和充满变量的环境下,我觉得是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把简单产品做成了不简单,把核心产品做成一个全球优势产业。

第三阶段便是2018年以后,中集再次实现了新的突破。从“智能制造”“梦工厂”“灯塔工厂”,到“智慧物流”“世界冠军产品群”,还包括深海装备上的突破,例如参加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自主设计建造深海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深海养鱼工船、绿色集装箱运输船、C型罐LNG运输船……伴随着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集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刀阔斧、激动人心的大型收购项目有所减少,我们转而将重点放在创新和修炼“内功”上,从几个方面进行了产业结构的系统升级。先后应用数字化、工业机器人和物联网技术升级现有制造体系,分步实现智能制造;“绿色模块化酒店”“无人驾驶旅客登机桥”、液氢储运装备、集装箱中欧专列和铁海联运……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平台上建设的集团技术创新体系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低温气体装备和超深水钻井平台等产品,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国工业大奖。麦伯良认为,创新如同二次创业,而打造更多的“全球冠军产品”就是创新的成绩单。他不久前提出“十四五”期间起码要将目前二十四个“冠军产品”变成三十几个。

中集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大概有三个“秘笈”,一是中外合资的背景使中集自带国际化基因,拥有国际视野和先进的治理结构,并在与国际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迅速学习消化和拥有高水准的技术和管理;二是深圳的沃土赋予中集天生的特区精神,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始终坚持自强不息、改革开放、要在全球争先,不懈追求创新和效率的进步;三是袁庚曾提出“不要闭门去研究别人已经发明的东西”,通过收购细分市场中最先进的企业实现快速进入,利用中国优势和集团能力实现再创新,推出新一代产品。

一座登机桥的创业故事

初来中集时,中集天达的同事给我讲过一个关于天津登机桥的故事,那份勇于突破创新的创业精神令人极为震撼。以前登机桥技术和市场主要掌握在美国、德国企业,随着航空市场的发展,中集开始思考通过研制开发推出我们中国自己的登机桥。1990年,中集天达研制的第一条登机桥在天津机场交付,这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创新项目,中集天达派了一支20多人的技术安装调试团队进驻天津机场,精心也紧张地解决“首台套”调试交付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当系统调试成功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激动了。天津机场领导为中集天达团队所感动,他对麦伯良说:“我感觉登机桥万一有问题,你们的人用肩扛的心理准备都有。”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敢于迈出第一步的创新精神,如今中集天达的登机桥做到了产销量世界第一。订单价格比一些国外知名品牌有时还要高一些,但产品技术质量摆在那里,依旧备受欢迎。2019年10月9日,中集天达研制的全球首台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蒲机场正式启用。

深圳口述史|于亚:见证深企的“蛇口基因”传承与海工跨越式发展

▲中集天达全球首创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在荷兰机场启用。

十年如一日只为造好“国之重器”

诞生于深圳这样一座海洋城市,中集骨子里天生带着一份海工梦。中集每发展10年就会考虑产业升级,而麦伯良的海工梦正是起源于1999年的产业升级考量。2002年中集收购大连新船受挫后,麦伯良并没有放弃寻找进入海工领域的机会。2007年,中集获悉烟台莱佛士船业有限公司有出售企业的意向,便决定对它进行战略性收购。2008年开始分步收购股权,最后收购了全部股权。

面对新产业挑战和全球石油危机,中集把一家外资控股的地方小船厂变成了海工领先企业。已交付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占我国建造同类产品的80%,服务于我国南海、挪威北海、墨西哥湾、巴西海域等全球主要深海油气产区。2012年8月中集参加挪威北海油气展,很多挪威家庭到我们为挪威建造的深水钻井平台Coslpioneer模型前合影,因为那时已有三座中集建造的钻井平台在北海峡湾钻井作业了,很多挪威孩子是第一次透过深水平台看到了中国。

还有一个发生在伏尔加河和里海的故事。2010年土库曼石油公司招标一个总包建造Caspian Driller钻井平台,并在里海海域作业的合同。由于通往里海的航道限制,钻井平台无法整体运进去,国内一家很强的大公司前往考察了几次最终还是放弃了。中集海工投标小组在中标后签署了合同。按照建造方案,关键模块在烟台基地建造,由位于伏尔加河畔的俄罗斯阿斯特拉罕KB船厂完成主船体建造和调试交付。

2013年,当这座由中集海工建造的第一座钻井平台准备交付之际,另一项挑战到来了:如何把平台运抵里海。每年3月10日,伏尔加河解冻进入旺水期,而6月10日进入枯水期。从阿斯特拉罕州到里海180公里的河道中有一些沙洲,到了枯水期船只很难通过。由于这类重大装备在俄罗斯办航运险手续非常耗费时间,平台拖到6月10日最后的航运时间关口仍未能起航。错过这个时间意味着要继续停滞一年,补交关税加上违约罚款,这个平台连成本都要赔光。我们必须走,但是走不了!三十岁的项目经理急得连续几天睡不着,他对我说“开始是造不出来,而造出来以后又运不去。现在我最大的愿望是跳进伏尔加河”。7月2日,终于可以离港起航了。那一年伏尔加河水位偏巧比通常高,我们立刻决定出发。这个项目在当地成为特大新闻,电视台现场转播。通过最大沙洲的时候,水深4.2米,而我们船的吃水4.1米,刚好擦着沙洲过去了。我觉得老天还是帮了我们。如果是往年,我们就困死在那里了。迈过这么大的坎真是奇迹,这是很难想象的事。几年来这座平台在里海一直保持着钻井作业总分第一的地位,而这个年轻的项目经理也已成长为我国深海牧场装备领域的科技领军人物。

深圳口述史|于亚:见证深企的“蛇口基因”传承与海工跨越式发展

▲“蓝鲸1号”是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由中集集团旗下的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

2017年5月18日,那束红白色火焰已经在“蓝鲸1号”超深水平台探出的燃烧臂燃烧了60天,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蓝鲸1号”是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由中集集团旗下的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在宣布试采成功的现场,作为试采总负责人之一的麦伯良总裁,在我和中集来福士总裁王建中的陪同下一同见证了这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那一刻我们深深领悟到国家海洋战略的意义,感受到“海洋开发,装备先行”的分量,也感受到中国企业的力量和担当。

很快,中国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多家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人类开采新能源的这一历史性突破和业界奇迹,“蓝鲸1号”也因此获得了“大国重器”的至上荣誉。

海工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中集进入后在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也承受了来自周期市场、交付风险和经营业绩指标的重大压力,最大的压力压在中集董事长兼CEO麦伯良肩上。他默默承担着,为了国家海洋开发,也为了中集的明天。在一次与中集年轻科技人员座谈时他鼓励年轻人说,“风和日丽是机会,暴风骤雨也是机会,是创新突破的机会,更是年轻人成长的机会”。从他身上我再次看到,“敢为天下先”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担当。

创造一个海洋创新“深圳模式”

目前,深圳正全力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宣布,我们非常兴奋。中集是一个外向型企业,过去我们全球市场差不多占60%,国内市场占40%。从总体产业来讲,差不多70%都是海洋和涉海产业,例如围绕国际航运中心提供现代物流装备,围绕海上天然气进行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围绕海洋综合开发来研制海洋工程装备,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中集装备产业特别是未来发展高度吻合;海洋中心城市的海洋产业发展,也将为中集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支撑。

在海洋创新方面,深圳要发挥高水平的先行先试。不单单是海洋产业创新或者海洋科技创新,还应基于围绕海洋开发构建命运共同体,进行海洋开发模式创新,提出深圳方案。而这个模式有利于实现海洋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深圳海洋产业的同仁在一起讨论最多的话题,是深圳在国家海洋战略中所担当的角色和任务,在国家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中深圳的贡献。在带动整个海洋经济发展中,科技、人才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我觉得有两个直接动力,一是南海开发,特点是深海开发、综合开发、合作开发,深圳是沿南海最大的科技城市、创新城市,南海开发的新场景和新机遇,为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了巨大动力;二是数字化和新材料,这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新赛道。而海洋电子信息、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正是深圳科技和产业的强项。加上对南海开发机制体制和模式的独特理解,在海洋开发新机遇、新赛道面前,深圳有很大机会在创新引领型发展方向上实现新的跨越。

过去40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如果再用未来的40年,打造一个令人骄傲羡慕的全球海洋科技引领者,对千千万万海洋工作者和深圳市民来说,是很让人期待和引以为傲的,相信深圳具有这种潜质和实力。

出 品: 深圳市政协 深圳晚报社

总策划:林 洁

策 划: 乔恒利

监 制: 柳光敏 王 蕾 叶晓滨

顾 问: 黄 玲

统 筹: 林 航 赵 青 陈 莉

执 行: 王 硕 成 功 郑舒琪

采写撰稿: 深圳晚报记者 赵青 成功 徐娅 实习生 石耿珲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深圳家|家在深圳论坛-深圳城事生活社区-心安处即故乡

深圳家,宏跃创智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家,爱生活,心安处即故乡。

Copyright © 2001-22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宏跃创智 X3.4

快速
发帖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