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广州一共有产权房试点将提供超两千套房

2021-9-28 18:05| 发布者: candy果果~| 查看: 23| 评论: 0| 查看评论

9月27日,在位于白云区石井街道鸦岗村地段的鸦岗(一期)保障性住房项目施工总承包(标段二)项目,广州市2021年度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技能提升服务顺利开展。来自建筑类院校、建筑企业和建筑学会等具有丰富装配式建筑设计和施工经验的专家学者现场指导调研,并传授装配式实操技能。

该项目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中。

鸦岗(一期)保障房性住房项目是广州市首批共有产权房试点项目之一。南都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采用了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等6项装配式施工技术。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副院长蒋晓云对此表示,相比此前其调研的项目,该项目所落实的装配式施工技术数量多,可以说代表了广州装配式建筑项目第一梯队水平。据悉,该项目将提供超过2000套保障性住房,计划于2023年“五一”前全部封顶。

项目装配率高达52.2%

有望提前半年交付

鸦岗(一期)保障性住房项目施工总承包(标段二)项目由广州珠江住房租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建设。总建筑面积69215m²,最高层数为32层,计划建设3栋高层住宅及商业和配套公建裙楼。

据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伟旭介绍,此前该公司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不断深研探索初有成果,所承建的石丰路保障房项目是广州市首个保障性住房建筑产业化试点项目。就在6月28日,石丰路保障房项目标段二顺利竣工交付,建筑面积达12.88万平方米,累计提供1519套住房。

鸦岗(一期)保障性住房项目整体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海绵城市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和创新技术等较为前沿的建筑技术,现已成功立项“广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据介绍,为争创上述示范工程项目,鸦岗(一期)保障性住房项目结合《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采用成熟的科技成果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已应用新技术8大项23小项,其中涉及装配式技术6项,包括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应用技术,以及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项目采用的预制凸窗。

与石丰路保障房项目相比,鸦岗(一期)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装配率有所提升,达52.2%。“我们会在石丰路保障房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人的操作成熟度、构件厂的产能供应保障能力、全体管理人员的施工经验等,确保高质量建成项目。”王伟旭说。

王伟旭提到,鸦岗(一期)保障性住房项目标段一能提供600多套住房,加上标段二,累计将提供2000多套住房。项目从2020年7月1日计算工期,合同工期为1200天,即到2023年国庆后交付。

该项目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中。图为预制楼梯吊装

该项目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中。

“现在基本能保障每6天建成一层楼的进度,确保今年内能封底一栋楼。”王伟旭称,项目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有信心提前半年交付,预计在到2023年“五一”前全部封顶。

装配式建筑彰显“绿色建造”

未来要强化技术推广

为了进一步与装配式结合打好“组合拳”,鸦岗(一期)保障房性住房项目还利用BIM技术实现工程信息集成,提高管理效率;通过BIM技术正向设计PC深化图,从源头消灭各类施工碰撞问题;制作各类交底视频,提升装配式建筑管理及操作水平。同时探索更多“BIM+”模式,如BIM+GIS深度融合在建项目与周边环境、BIM+RFID实现构件可追溯、BIM+VR沉浸式安全技术交底等。

活动现场,专家组详细了解了鸦岗保障房项目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其施工作业特点,分组对项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实地查看、施工调研、问询指导等,详细了解预制凸窗、预制楼梯吊装全过程及实体成形观感效果。对于项目所构建的基于TQM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全过程安全管控理念,专家组予以认可。

该项目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中。图为预制楼梯吊装

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自2018年开始,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启动装配式建筑系列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2020年8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程》等5项广州市地方标准印发,并于去年9月1日实施。蒋晓云表示,广州正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鸦岗保障房项目能有效落实其中多项技术,正是装配式技术标准化推广的直接体现,“广州正在积极申报全国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如果申报成功,将有利于把‘广州标准’升级为‘全国标准’。”

该项目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中。图为预制楼梯吊装

蒋晓云还提到,装配式建筑是“绿色建造”的直观体现,言下之意即有显著的节能减排作用。“装配式的要求就是把越来越多的建筑工作转移到工厂里,建筑施工现场作业就减少,需要用到的机械更少。”王伟旭称,这是现阶段降低能耗的重要手段,“一是集中到工厂里,施工现场的用电用水会少很多,二是垃圾污染的二次处理费用会大幅降低。”

要进一步提高建筑装配率,就要加强推广装配式技术。蒋晓云表示,这需要协同加强建筑工人的装配式技能培训,而这也是广州能够向全国输出的“广州经验”,“一方面要增加建筑工人的培训教育机会,工人不再是过去不具备任何理论知识的工人,另一方面要提升专业化水平,让工人长期从事一项工作,积累丰富经验。”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深圳家|家在深圳论坛-深圳城事生活社区-心安处即故乡

深圳家,宏跃创智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家,爱生活,心安处即故乡。

Copyright © 2001-22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宏跃创智 X3.4

快速
发帖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