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被很多人误解,典型的误解有两种:第一种是认为中庸之道就是做人做事圆滑,墙头草两边倒,两边都不得罪。一种和稀泥为人处世之道,甚至还有人把中庸之道包装成一种高情商的为人处世之道,这是第一种典型的误读。对中庸之道第二种典型的误解是,认为中庸之道就是一种折中调和,权衡优劣利弊,两害相较取其轻的一种处世之道。 相较于第一种,第二种显得更高明,更理性,没有那么世俗了,第二种误解认为,中庸之道,就在于如何找到“折中”的方案,找到利弊的中间点。就好像分蛋糕,哥哥胃口好就多吃一点,弟弟胃口小就少吃点;就好像分项目奖金,按项目贡献率来分,大家都相对满意。但这些理解,都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今天我们来讲讲“中庸之道”本质,以及怎么才可以做到真正的“中庸”。内容有点长,请耐心看完。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两种典型的误解有什么问题,第一种误解里面,中庸是一种做人做事圆滑的为人处世之道,这种理解的错误在于,把中庸之道,看成了达成某种利己目的的手段。通俗点说就是,做事做事圆滑,各种好处和便宜都占点,这是一种利己的策略。 第二种误解里面,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权衡利弊的策略,这种理解比第一种稍微好一点,这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策略,但它的问题在于,“中庸”仅仅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方案,对双方来说,都是有损失的,因为是折中嘛,大家各让一步,达到一个平衡就可以了。但这不是一种完美的方案,这只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方案,这种方案有两个错误的前提,那就是我们是在分一个有限的蛋糕,第二个是我们双方是博弈竞争的关系,所以才需要权衡利弊,折中调和。 说了这两种典型的,对中庸之道的误解,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呢?我们从通过两句话来理解,这两句话分别在《中庸》的第一篇和最后一篇里面。第一篇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思想认为,“ 中”是天下万物运行的根本;“和”是天下人达到“中”的境界的途径或者大道,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运行的秩序就建立起来了,万物就能够在这种自然秩序中生生不息。 《中庸》最后一篇的最后一句话,《中庸》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中庸认为,上天承载、化育万物,无声无息,不动声色。这才是最高的境界,或者最终的目的。或者说,让万物和谐共生,才是中庸之道的目的。 中庸之道的根本目的,其实是在构建一种秩序,或者说一个大的系统。在这个秩序里面,天地万物都能够达到最好的状态,在这种秩序里面才能做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它不是一种相互排斥,非此即彼,折中调和,权衡利弊的秩序,而是一种让所有事物都能达到完美融合,和谐共生的一种秩序。 这里理解秩序和系统其实很重要,我们分开来讲。古人可能没有大自然的概念,他们把天地理解成为一个大的整体或者系统,在这个大系统的里面,万物都能够各安其位,和谐共生,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状态,内部也蕴含了一种完美的秩序。《中庸》里面把这种秩序称之为“中”,道家思想里面把这种秩序称之为“道”,其实都是在隐喻大自然,或者我们古人说的“天地”。 这里要说明一下,说到大自然法则,可能很多就会联想到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实这句话是近代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翻译,而且是很有误导的翻译,这句话给我们的感觉,或者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大自然里面充满了残酷的,你死我活的竞争,甚至是斗争。 但其实达尔文本人都尽量避免使用“竞争”这个词,这个词太有感情色彩了,在浙大教授王立铭老师的《进化论50讲》里面说,达尔文进化论更准确的翻译是:“为了生存而努力”,而且这种努力有三个层面,个体,群体和环境的,当然这个是另外一个话题,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听听王立铭老师的《进化论50讲》。 总之,竞争只是我们对大自然法则的一种片面或者肤浅的理解,其实“和谐共生”才是大自然的趋势,或者说本质。或者说竞争是一种手段,而和谐共生才是根本的目的。所以,《中庸》里面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句话才是中庸之道的精髓,中庸之道是想要表达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是真正符合自然趋势的秩序,或者说自然之道。而且这种思想里面,其实并没有任何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道德”的因素,仅仅是尊重自然秩序。 这里说一个题外话,很多人理解儒家是一种道德教条,其实是大家的误解,儒家道德的本意并非为了约束,在《中庸》最后一章里面,孔子说:“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意思是说,用厉声厉色去呵斥和教化民众,这是最拙劣和无能的行为。儒家思想的本质不是要去约束和教化,而是让我们回归本性,或者说“致中和”,让每个人都各安其位,人类社会才能像大自然一样和谐共生,没有伤害。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手段和目的,表象和本质之间的区别,大家好好领悟一下。 好了,我们介绍了中庸之道的本质是要构建一个,囊括天地万物在内的,万物都能和谐共生的秩序。你可能说,这样的思想,对于普通人来说好像没什么实际的意义。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每个人在实践中应该如何践行中庸之道,或者说中庸之道的思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这里要首先说明一下的是,中庸思想不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方法,不是教你具体每件事怎么做,而是一种理念和指引,有点类似于地图和指南针的区别,而中庸之道就是指南针,而不是具体让我们怎么走的“地图”。 接下来,我们讲第二个关键字:系统。我们可以理解大自然是一个无限大的系统,我们经常说要“系统的思考”,但是你真的理解什么是“系统”吗?在经典著作《系统之美》这本书里面,讲了系统是,一组相互连接的事物,在一定时间内,以特定的行为模式相互影响的整体。一个系统由三个要件构成:要素、关系、功能或者目的,这是任何一个系统组成的三个部分,或者说三个层次:要素、关系和目的。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无数的系统里面,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一支球队、一个公司、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人类社会和大自然都是一个系统。 其实,一棵树,一片森林,一个人也是一个系统,人体和数百万的细菌共存,构成了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一个人内部还有很多系统,比如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牙齿、酶、胃、肠等要素。它们通过身体血液的流动和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相互的连接。消化系统的功能或者目的,是把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然后把这些营养成分输送到血流中,同时通过新陈代谢,排出各种废物。 在这个系统里面,你能说牙齿和肠胃是非此即彼和竞争关系吗?当然不是,牙齿和牙齿,牙齿和肠胃也许有某种细微的竞争关系,但是这肯定不是主要的,它们的关系是“共生关系”,是为了某一个目的而共同存在的。比如为了人体的新陈代谢正常,如果失去了这个目的,那么牙齿、肠、胃这些要素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从系统的角度,我们来理解中庸思想,中庸思想的根本目的是构建一个人和自然万物共存的一个系统,一种秩序,我们再来看前面两种对中庸之道的误解,中庸之道不是一种折中调和,权衡利弊的思想。因为折中调和的思维模式中,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双方是竞争关系,是一种博弈关系,所以才需要调和,这种思维模式,其实还是在系统的“关系”层面思考问题。但实际上,就像我们人体的消化系统一样,牙齿和肠胃其实并没什么竞争关系,或者不是主要的,它们都是为某一个共同的目的而存在的,一旦有某个共同的目的,那么它们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就像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梦想,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一个公司有了自己的愿景,才能让所有员工形成合力一样。 所以,如果把中庸之道仅仅理解成,在一种关系中的“权衡、折中”的思想,那其实还是停留在一个系统的第二个层面,“关系”层面。前面我们说,一个系统有三个层次:要素,关系,目的。中庸之道,不仅仅是一种处理各种关系哲学,更是一种关注最终目的的哲学。中庸之道的目的是,构建一个和谐共生,一个稳定有序的大系统,最终实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目的。其实,我们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一种对中庸思想的实践,它不是一种口号,而更像是一种趋势。 另外,如果用辩证法来理解的话,解决对立关系中的矛盾不是中庸之道,让矛盾在更高维度实现统一,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大家可以好好理解这句话,当然,中庸之道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可以应用,这里就不展开了。 总之,践行中庸之道,需要跳出自己固有的角色和固有的关系,站到系统最终目的去思考问题,才能真正领略中庸思想的魅力。
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家】或者直接搜索【i-shenzhen】,获取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