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85岁的作家王蒙获得“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王蒙一生,著作等身。 作品《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等,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著作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此外,他还发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王蒙一生,经历坎坷。 王蒙,男,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 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王蒙出生。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悄然从瑞金出发,开始了长征。也正是这个月的15日,王蒙出生在北京沙滩上。 当时他的父亲在北京大学读书,母亲也在北京上大学。王蒙的老家,是河北南皮,因此,王蒙跟晚清名臣、洋务派的领袖人物张之洞是同乡。 王蒙初中时参加北京市中学生讲演比赛,获得第三名。 1956年,王蒙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这篇小说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较早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小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批判的,有赞成的。 1958年5月,王蒙被划为右派。 1963年,王蒙卖掉北京的家具,带着一个三岁一个五岁的孩子,远赴新疆。他先在乌鲁木齐任杂志社编辑,后在伊犁巴彦岱红旗人民公社第二大队任副大队长。他在新疆一待就是16年,正式调回北京时,已经是风雨动荡后的1979年。 1979年,王蒙“右派”问题获得彻底改正。 1986年6月到1989年9月,任原文化部部长。 王蒙的文化部长工作证。 王蒙不再担任文化部部长之后,专心写作。《恋爱的季节》《尴尬风流》《我的人生哲学》《青狐》《半生多事》《大块文章》《九命七羊》……进入21世纪之后,王蒙不但写小说,还转向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解读。 王蒙在中国当代文坛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 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王蒙首先是一个思想者,也是一个时代的思想者。作为一个作家、一个学者,王蒙更多的不是用笔在写作,而是用心在写作、用思想在写作,其思想的广博性、深邃性、穿透性、超越性,在当代作家中并不多见。大到世界、历史、国家、民族,小到个人的处世哲学、交往原则、价值观念、心态健康等,王蒙都有独到而深刻的领悟和认识。 王蒙老先生一直是我比较钦佩和羡慕的,可以说他是活着的传奇,19岁的时候他就走向了创作道路,第一部作品《青春岁月》发表后便大受欢迎,好评不断,而王蒙却谦虚地说那时候太单纯,现在看来那部作品还有很多瑕疵。 王蒙告诉你:别将就自己,别去讨好别人! 人生没有你想象中的时间充裕,自己的时间一定要为自己而活! 在王蒙的家里,挂了两位女性的照片,有与新婚妻子单三娅的合照,也有去世的王蒙亡妻崔瑞芳的照片。 王蒙先生不仅文章写得好,他的爱情故事同样惊天动地。 王蒙与前妻崔瑞芳。 崔瑞芳是王蒙的第一任妻子。 王蒙和崔瑞芳早年一见钟情,他18岁,她19岁,两个青春年少的人相遇的幸福,在新书《王蒙八十自述》中有了细腻的呈现。 1957年1月28日,王蒙与崔瑞芳结婚了。这段婚姻他们相守了55年。人们常说花为媒,可他俩,是因为王蒙的小说结缘。王蒙写的小说《春节》,让他两人再也无法分开。 王蒙与崔瑞芳结婚不久,就到门头沟的后桑峪村去劳动,当时已经身怀六甲的瑞芳,坐着火车将王蒙送到了门头沟的雁翅火车站。 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遭遇了外部的困境。可他们却情比心坚,一起共同迎接生活的暴风雨,并肩作战。 1963年王蒙“自我放遂”到新彊,整整沉沦了16年。而崔瑞芳却带着孩子,追随到乌鲁木齐,再追随到伊犁。 生活很苦,但他们在艰苦后面发现了生活的欣欢,他们给伊梨出生的小女儿起名“伊欢”。 1976年6月,他们回到了北京。 当他和瑞芳漫步在华灯初上的北京街头时,“幸福得如同王子。” 王蒙伏案创作,瑞芳就在身后忙着儿女的学业、家庭的琐事。他们一起经历风雨,一起战胜困难。相互信任与深深的爱,让他们走过锡婚、瓷婚、珍珠婚、红宝石婚,也走过了金婚。 直到2012年3月的一天,崔瑞芳因病去世,抛下了王蒙。 当面对妻子的离去时,王蒙说:“恰恰是我从很年轻时就和瑞芳在一起,造成了我的一种脆弱,她走后我过得是很孤独的生活。” 携手近60年,王蒙对妻子深深地依恋。 在妻子逝去的岁月里,王蒙深陷思念之中,不能自拔。 在悲痛中,他写下悼亡诗《赠爱妻》:“此身此世此心中,瑞草芳菲煦煦风”。 妻子亡故,王蒙痛彻心扉,十分惋惜和妻子共度的时光,本以为自己将要孤苦余生。 谁知转眼遇见比自己小20岁的记者单三亚,并毫不避讳地直言:我对她一见钟情! 王蒙再一次一见钟情,单三娅像月光一样,驱散了他心头的阴霾。 据悉,王蒙和崔瑞芳早年一见钟情,那时他18岁,她19岁,他对前妻几十年如一日的深爱。巧的是,和第二任妻子也是一见钟情,王蒙称单三娅“是我的安慰,是我的生机的复活”。
王蒙的生活陷入一片灰暗的时候,在朋友的关心下,他遇到了《光明日报》资深记者单三娅。 “高龄丧偶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而且高龄又很难找到另一半,人的状况都太不一样,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但王蒙没有让悲哀的生活一直继续,他决定和单三娅结婚,重新过“活人的生活”。 对于自己坚决迈出再婚这一步,王蒙没有忘记小小总结一把,“我有一个特殊的感觉,我这一辈子小事犹豫、掂量,爱推敲,甚至会自相矛盾,但是恰恰大的事情,我是凭直觉,敢于做出决定。” 花开永远不晚,爱情永远存在。 王蒙回答窦文涛时直言不讳:“我跟单三娅女士见面的第一分钟我就觉得就是她,有一种被秒杀的这种一见钟情。” 两人相识15天,便结了婚,当时王蒙80岁,单三娅60岁。 80岁的王蒙再婚,新婚妻子是《光明日报》的资深记者单三娅,年近六旬。 王蒙心里荒芜的花园,又开满了鲜花。在《明年我将衰老》一文中,他曾写道: “我必须承认,瑞芳给了我太多的温暖与支撑,我习惯了,我只会,我也必须爱一个女人,守着一个女人,永远通连着一个这样的人。我完全没有可能独自生活下去。三娅的到来是我的救助, 不可能有更理想的结局了……我永远纪念着过往的60年、65年、80年,我期待着仍然奋斗着未来……我要说的是生活万岁,青春万岁,爱情万岁。” 王蒙晚年再娶妻这事,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 人们纷纷指责王蒙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然而在我看来这显然是不成立的,按照电视剧的套路,丈夫如果真的爱妻子就要在其去世后守身如玉,一个人守护爱情。 但这只是幻想,不是现实,人都是自由的,为什么非要为了满足群众口中的那种“爱情观”就要一个人度过余生?想必王蒙身为公众人物早就看透了这些,他是自由的,他有权利在晚年再找一个人好好相爱,站在我个人角度是支持的。 而反观王蒙一生,他从没有对不起前妻,反而在最困难时相濡以沫。 王蒙与第二任妻子也是一见钟情。 王蒙称单三娅“是我的安慰,是我的生机的复活”。 与王蒙相差50岁的“小文友”张悦然忍不住说自己“羡慕嫉妒”。 作家谢有顺跟王蒙开玩笑,称他是“硕果仅存的、没有绯闻的作家”。王蒙笑纳这个评价:“以前有女作家说过,一个写小说的,要是连绯闻都没有,哪配写小说?“ 后来有人说,王蒙没有绯闻,他不需要绯闻,他已经把全世界最好的女人娶到家了。 结婚以后的王蒙越活越年轻,不过他也并没有忘记曾经的妻子,在王蒙的家里,一共有两张照片,分别是发妻和现在的妻子。 86岁的王蒙近况。 如今86岁的王蒙依然神采奕奕,笔耕不辍精力旺盛,坚持游泳、写作、追剧,还保持着6块腹肌。 王蒙说:我不追星,我追海!不追星,我追的是你眼里的一整条银河! 1953年,19岁的王蒙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他在序诗当中写道:“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而今,已经86岁高龄的他依然笔耕不辍书写青春,书写爱情,书写人生。 86岁的王蒙先生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问他如何保持着创作的激情和灵感,王蒙先生公布了自己的“秘笈”:“一个是热爱,一个是兴趣,一个是活力。”简而言之,一切经历都不糟践,一切思绪都被反刍,一切逝水都留下自己的波纹与镌刻,这是造化,有那么多可写的,不写出来,岂不是白活了?
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家】或者直接搜索【i-shenzhen】,获取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