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为该词语的应用范例和释义说明(下面也包含“苏”的所有组词)。
造句: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因根据地的政权采取苏维埃的形式,故称苏区。
造句:这表明银杏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时与苏铁类植物可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两者之间可能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而是在各自的演化路线上平行发展。
解释:常绿乔木,叶子聚生在茎的顶部,有大形的羽状复叶,小叶条形,有光泽,花顶生,雌雄异株,雄花圆锥形,雌花有褐色绒毛,种子球形。产于温暖的地区,生长得很慢。通称铁树。
造句:即使是专业的美容师和造型师,也常常用家常的食物比如柠檬、小苏打、或者酸奶来清除皮肤上的痘痘、软化粗糙的斑或者让牙齿闪亮。
解释:无机化合物,成分是碳酸氢钠,白色晶体。遇热能放出二氧化碳,用来灭火或制焙粉。医药上用来中和过多的胃酸。
造句:西方人很少听说过的江苏省,最早将在2012年超越更为人所知的广东省,成为中国经济最强的省份,这恐怕也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解释:简称苏。在我国东部沿海,长江下游。省会南京市。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人口6,052万(1982年)。农业发达,江、淮一带盛产稻、小麦、棉花、蚕茧和油菜籽,淮北多产麦类和杂粮。矿产有煤、磷、铁等。解放后,机械、化学、电力、钢铁、化学纤维、仪表、炼油、汽车修造、化肥等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轻、重工业都很发达的省区之一。手工业以云锦、苏绣、陶器等著称。沿海富渔、盐之利。淡水渔业发达。
造句:纳拉场表示,植物塑料制成的产品,比如汽车零部件的成本比石油制造的塑料的成本更低。而制作苏打瓶材料的质量将“具有竞争力”。
解释:无机化合物,成分是碳酸钠,白色粉末或颗粒,水溶液呈强碱性。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也用来软化硬水。也叫纯碱。[英soda]
造句:在奥巴马的老家、位于肯尼亚西部的基苏木的尼安萨省综合医院,有好几位母亲拿这位美国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的名字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命名。
解释:灌木或小乔木,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花黄色。木材中心部红色,煎汁可作红色染料。根可作黄色染料。也叫苏方。
造句:其创办人是中国近代苏绣大师沈寿的第四代传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姚惠芬和高级工艺美术师姚惠琴女士。
解释:江苏苏州出产的刺绣。
造句:半小时后,第一波巨大的海啸开始袭击苏门答腊岛北部,接着引发一系列冲击波袭击了泰国、斯里兰卡和其他国家,使印度洋处于惊涛骇浪之中。
解释:印度尼西亚西部的大岛,位于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之间,面积434,000平方公里。
造句:自1985年以来,由苏必利尔湖上的浮标测量到的水表温度以每10年增长1.2度的速率上升,比湖面上方的空气升温速率快15%,并且是湖周围陆地升温速率的2倍。
解释: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边界上,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是北美洲五大湖中最大的一个。
造句:“当中国这头雄狮苏醒时”据说拿破仑曾告诫过“世界将为之一颤。”在他的时代结束的一个半世纪后,这个预言看上去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解释:昏迷后醒过来。
造句:人们驾驶着无人飞机和直升机对那些用着大砍刀和四十年前的苏维埃机械枪开战。所有的这些工具都可以有效地杀人,他们现在都一起存在着。
解释:苏联中央和地方各级的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叫‘苏维埃’。[俄совет]
造句:从休斯顿出发的自由太阳号已经向苏丹的一个港口运送了数以千吨的救援食品,并正行驶在给蒙巴萨运送更多的援助物资的途中。
解释:某些伊斯兰教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阿拉伯sultán]
造句:1956年,以色列再次占领加沙地带,这次战斗是一个英法策划的秘密计划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推翻埃及总统纳赛尔和恢复英国在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解释:在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东北部。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于1869年凿成通航,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西岸各国的航程。长172.5公里,有效深度11.5米,可通行6.5万吨轮船。地当亚、欧、非要冲,在国际航运中,是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的水道。
造句:一般世俗人士、道貌岸然的学者们,可能会责怪苏子,不知爱惜自己的名声、清誉。可是苏子本人却对所谓名声、清誉,嗤之以鼻,毫不在意。
解释:白苏和紫苏的种子,可以榨油。
造句:然而,通过1858年的《中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将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割让给俄国,形成了目前黑龙江省的北部边界。
解释:在黑龙江省东部,是中苏界河,北流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注入黑龙江。长约900公里。
造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局。
解释:1941-1945年苏联人民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1941年6月,希特勒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苏联人民奋起自卫,开始了卫国战争。苏联人民和苏联红军进行了四年的艰苦奋战,1945年5月初,苏军攻克柏林,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结束。